|
 
|
 
|
 
|
 
|
 
|
 
|
 
 
|
 
|
 
|
 
|
 
|
 
|
 
|
 
   
 
    先祖董俊传    

   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贞祐间,边事方急,藁城令立的募兵,射上中者拔为将。众莫能弓,独俊一发破的,遂将所募兵迎敌。岁乙亥,国王木华黎帅兵南下,俊遂降。己卯,以劳擢知中山府事,佩金虎符。金将武仙据真定,定武诸城皆应仙。俊率众夜入真定,逐仙走之,定武诸城复去仙来附。庚辰春,金大发兵益仙,治中李全叛中山应之。俊军时屯曲阳,仙锐气来战,败之黄山下,仙脱走。献捷于木华黎,由是仙以穷降。木华黎承制授俊龙虎卫上将军、行元帅府事,驻藁城。俊尝谒木华黎曰:武仙黠不可测,终不为我用,请备之。木华黎然其言,承制授左副元帅。升藁城县为永安州,号其众为匡国军,事一委俊。乙酉,仙果杀都元帅史天倪,据真定以叛,旁郡县皆为仙守。俊提孤军居反侧间,战士不满千人,拒守永安。仙攻之期年,无所利,乃纵兵蹂禾稼,俊呼语之曰:汝欲得民,而夺之食,无道贼不为也。仙惭而去,俊出兵掩击之,仙败走。久之,俊复夜入真定,仙走死,乃纳史天倪弟天泽为帅。壬辰,会诸军围汴。明年,金主弃汴奔归德,追围之。金兵夜出,薄诸军于水,俊力战死焉,时年四十有八。

  俊早丧父,事母以孝闻。岁时庙祭,非疾病,跪拜必尽礼。子虽孩乳,亦使之序拜,曰:祀以孝先也,礼宜如是。待族亲故人,皆有恩意;里夫家僮,亦接之有道。克汴时,以侍其轴为贤,延归教诸子。尝曰:射,百日事耳;《诗》、《书》非积学不通。屡诫诸子曰:吾一农夫耳,遭天下多故,徒以忠义事人,仅立门户。深愿汝曹力田读书,勿求非望,为吾累也。俊忠实自许,不为夷险少移,临阵勇气慑众,立矢石间,怡然若无事,虽中伤亦不为动。每慕马援为人,曰:马革裹尸,援固可壮。故战必持矛先士卒,或谏止之,俊曰:我人臣也,敌在前,不死,乃趋安脱危乎!先是,戊子岁,朝于行在,诸将献户口,各增数要利,吏请如众,俊曰:民实少而欺以数多,他日上需求无应,必重敛以承命,是我独利,而民日困也。行元帅府时,狂男子三百余人期日作乱,事觉,戮其渠魁,余并释之。深、冀间妖人惑众,图为不轨,连逮者数万人,有司议当族,俊力请主者,但诛首恶。永安节度使刘成叛降武仙于威州,俊下令曰:逆者一人,余能去逆,即忠义士,与其家财,仍奏官之。众果去成降。沃州民寨天台为盗,既破降之,他将利其子女,欲掠之,俊曰:城降而俘其家,仁者不为也。众义不取。南征时,人多归俊愿为奴者,既全其家,归悉纵为民。邻境人有被掠卖者,亦与直赎还之。其天性之美类如此。俊器度弘远,善战而不妄杀,故人乐为之用。大小百战,无不克捷。为政宽明,见人善治田庐,必召与欢语,有惰者,则怒罚之,故其部完实,民惟恐其去也。赠翊运效节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封寿国公,谥忠烈。加赠推忠翊运效节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改封赵国公。子文炳、文蔚、文用、文直、文忠,文炳自有传。

 

附:译文

董俊,字用章,真定路藁城人。年少时曾在田间出力,经常阅读史书典籍,尤其擅长骑马射箭。金朝贞佑年间,边关战事紧急,遂在藁城设立箭靶,招募兵士,骑射技能高者直接选拔为将军。在选拔的过程中,他人的弓箭皆不中选,唯独董俊,只一发箭就射中靶心。于是,董俊为将,率领刚招募来的兵士去迎击敌军。到乙亥(1215)年的时候,太师国王木华黎帅兵南下攻金,董俊就归降了木华黎。

己卯(1219)年,因功劳提升为“知中山府事”,持虎符握有兵权。当时,金兵将领武仙据守真定,定武一带的城池都响应武仙。一日夜间,董俊率领一队兵士袭真定,把武仙赶走,定武一带的几座城池才脱离武仙归附董俊。庚辰(1220)年春,金国又派武仙率重兵来袭,治中李全背叛中山而听命武仙。董俊当时屯兵曲阳,武仙凭着一股锐气来战,结果在黄山下大败,武仙逃脱。董俊向木华黎报捷庆贺的时候,武仙感到末路途穷,方才投降。木华黎秉承旨意,授董俊为“虎龙卫上将军”、“行元帅府事”,驻守藁城。董俊曾向木华黎进言:“武仙为人狡诈,其心更不可测度,最终不会为我方所用,请务必提防它。”木华黎认为他说的对,又承制授他左副元帅之职,并升藁城县为永安州,宣布其所统之兵为“匡国军”。诸事尽都委靠董俊。乙酉(1225)年,武仙果然靠不住,杀了都元帅史天倪,背叛后仍盘踞真定,周旁几个郡县也都为武仙拱守。董俊带着一支不足千人的孤军,面对反复无常、人多势众的武仙,守住永安进行抵抗。武仙进攻了一周年,一无所获,竟然纵容士兵践踏、毁坏庄稼。董俊高声斥责武仙:“你要得到民心,反而去糟蹋他们即将到嘴的口粮,实在是伤天害理,歹毒至极,即使是最残酷的强盗也干不出这种禽兽不如的事来。”武仙满面羞愧而又无奈,只得匆忙领着人马遁去,董俊乘其无备,领兵追击,武仙败走。过了一段时间,董俊又一次夜袭真定,武仙再次逃走,于是接纳兄天倪的弟弟史天泽为大元帅。

壬辰(1232)年,会合各路军队围困汴梁。第二年,金主放弃汴梁而逃奔归德,诸军又追过去将其包围起来,一日夜间,金兵突然冲出阵来,将董俊的军队逼进水里,董俊奋力作战,壮烈捐躯。时年四十八岁。

董俊早年丧父,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每年到宗庙祭祖,若非疾病缠身,总要行跪拜大礼;即使很小的孩子,也要按次序跪拜。并说:“祭祀,要以孝为先,礼仪更是这样。”对待族内亲疏故旧,均都遍施恩义;对待象里夫、家童等下人,也都宽厚仁慈。在攻克汴梁时,将时贤大儒侍其轴邀请到家里,教诲诸子。曾说:“射箭,是百余天就能学成的事,诵读《诗》、《书》,非下苦功夫、靠常年积累才行。”并屡屡告诫诸子:“我不过是一介农夫罢了,遇到天下发生变故,仅靠忠勇义气立身,才支撑起门户。很是希望你们努力耕种,好好读书,不要仰赖我的声名地位立身,那样反倒会带累你们。”

董俊的一生,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诺言,并不因情况危急而稍有动摇。每临战阵,英勇无畏的精神大家都很佩服。总是站立在距弓箭和石头很近的前沿阵地,从容镇定,和无事人一样。虽受点伤也从不畏惧。平时,非常仰慕汉将马援的为人,敬佩地说:“战死沙场,用马皮裹尸而还,马援的立志,那才叫壮伟!”因此,战场上总是身先士卒。如有人劝阻他,董俊总会说:“我乃陛下臣子,大敌当前,敢不赴死迎战!难道还能只顾个人性命,而避危趋安吗?”早在戊子(1228)年的时候,朝见帝王于行在所,诸位将军献报各自辖区的户口,为了得到奖赏大多增加虚数。属下请命于董俊,是否也仿效众人的做法增加户数,董俊说:“欺骗上边以少报多,现在看无所谓,一旦皇家需要按户缴纳捐税,那时,我必然为加重各个庄户的负担,只有强征暴敛,才会完成命令。这样做的结果,只对我自己有利,却将老百姓置于日益贫困的境地。”在行元帅府事期间,遇有三百多不服管束的狂男子,约定时日叛乱闹事,被查觉后,只将其首领斩杀,其余从众则不予追究。深州、冀州两地妖人惑众,图谋不轨,官方接连逮捕了数万人;专管其事的官吏议定,这些人应当剿灭其族。董俊竭力请求上司主管,只将首恶者诛杀。永安节度使于威州叛变,投降武仙。对这件事,董俊颁发命令说:“叛逆者只是刘成一人,其他人只要脱离开他,仍是忠义之士。并归还其家财,经奏请仍可做官。”众人果然脱开刘成来归。沃州一些村民盘踞天台寨做盗贼,后被攻破投降,有的将领为着一己私利,欲掠夺他们的子女,董俊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反而俘获人家家人,仁爱者是绝不会干这种事的。”众将也认为这样做不妥当。驰骋南方征战时,降者多愿归顺董俊,原是奴隶者,连同整个家庭,尽都悉为平民放归回家。邻境人有被卖到这里为奴的,也代为赎身,送回原籍。董俊的天性和美德就是这样让人称道。

董俊的器度宏远,善战而不胡乱杀戮。所以,人们愿在其帐下听用。董俊统兵,大小战斗百余次,攻必克,战必胜。主持政务宽厚廉明,见到有的人庄稼种的好、房舍盖的好,一定会招呼到跟前高兴地称赞鼓励一番。对那些懒惰者,或怒斥或责罚。所以,其官署的供应很充实,民众唯恐将其调走。赠“翊运效节”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封寿国公,谥忠烈。加赠“推忠翊运效节”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改封赵国公。子文炳、文蔚、文用、文直、文忠。文炳各自有传。

 

 
  董氏世将也而昌有以哉孝友於家忠于国仁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