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江西省参政董公(守恕)神道碑  虞集

   

  

  国家祖宗临治,中原豪杰率其民庶,奋忠勇、籍贡赋以自归于天朝,大者数十家,战伐功多以显著于当时者。至于世祖皇帝之朝,功成治定,列诸侯王以表,崇报子孙以世,家名赫然并着于天下者,皇多有之。若夫忠诚淳古,见信于朝廷,始终如一,百十年来,诸父昆弟至于孙曾,为列圣信用,亲切不异于国人,任使(1)无间于台省(2),家法清严,孝友正直,则未有若藁城董氏者也。

  至正甲申(1344),诏以通奉大夫董公守恕来为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七月到任,数月阅商舶南海上,十有一月还镇。岁暮疾病。明年正月十有九日薨于寓地之正寝。集(3)辱在其先公之馆五十年矣,自临川山中出会之,遂为千古之别,为之尽哀而去。其第四子某辍泣以墓碑为请,集不忍(4)为也,执笔抒思而言之。

  公讳守恕,字子道,世为藁城人。高祖考赠司徒赵国忠懿公,讳昕;曾祖考龙虎卫上将军赠大传寿国忠烈公,讳俊;祖赠太尉赵国忠献公,讳文炳;考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赠太傅赵国忠宣公,讳士选。初忠懿公以乡兵事裕宗皇帝,龙虎公以其兵伐金死王事于河南。忠献公与伯颜忠武王以至元十一年(1274)师大师灭宋,以其主归,江南平。忠宣公以名节为国大臣,国有史,墓有神道之碑,所以昭示于天下后世者备矣。

  公,忠宣之长子也。以至元丁丑之岁(1277)生董氏,世有武事,未尝不以经史为学。及公之生,天下事定矣,忠宣公义方以为教。公自髫齓(5)至于成人,俎豆(6)军旅之事无不学焉。而高迈雄鸷恭俭敦让,又其天性然也。昔,世祖皇帝戎衣(7)既定,建腹心(8)之臣,分爪牙(9)之士,以为侍卫亲军。羽翼禁辅以龙虎公奋军帅右卫,以忠宣公所统江上立功之士为前卫。当时之制,诸勋臣之族不得并统两军为万户,惟董氏兄弟并为两卫帅,亲信之异数(10)也。忠宣之帅前卫,从世祖北征有大功。公之弟士秀, 事祖宗眷遇(11)无比,裕皇崩,犹未命忠宣自白于上,以其官让之,遂帅前卫而殁。子幼,寻亦殁。公当世守忠宣军而帅右卫者,忠宣公之兄子守仁也,公又以前卫让之,而公仅为右卫,盖董氏尚义让,以不争为德。居数年,守仁之子某亦长,遂以右卫之职让之。而内朝抠臣守国家之定制,以前卫还公矣。盖公始未仕,以世备宿卫事。成宗皇帝勤慎笃实,有祖父之风,上深爱之。

  大德五年(1301),上北幸三不剌之地,有事于宗庙,使奉香还京师,礼成还报,从容中礼,上亦嘉叹。大德六年(1302),授武略将军佥右卫亲军都指挥使,军政甚修。时康里卫之建营于直沽(12),以备海道,斥卤若窳(13),又多毒蛇螡蠚(14)之害,居者不宁,枢府将易其地,使使者数往复,受贿惮迁。上疑之,遣公复视,还奏其当易地无疑,而一军乃安。

  武宗之入继大统也(1303),公帅其兵治北门,即位论功,受上赏。

  仁宗之在东宫也,知诸卫屯田者失职,军实不充用。及即位(1312),命枢府择廉能吏理之,公以宿将练事就治右卫屯田,核虚数、简卒伍、修田器、辟草莱(15)、明号令、信赏罚、绝欺蠧、谨出入,不一二岁,库廪充实,军储无忧。自立卫以来未之有也。上闻,遣重使有上尊金币之赏,所以旌能劝功也。尝以王事至通州,兵与民犹斗,为有司所逮治。公言于枢府曰:“军人有罪非奸盗杀人,有司不得专问。今军人为州县吏所苦而弗之救,乌用将帅为?”申明得旨如所陈,而士卒有所依赖。奉使晋宁、霍州军,籍有无田而横为有司所役者,公辨而决之,还奏而籍于军者,不受有司之横役。公所建言也。江西省臣上言:“江西之兵戍广者,移置近岭为便。”上命公往视之,公以所见回奏,无所何徇。

  忠宣公自平章陕西还家,居藁城有终焉之志。一日,召公前,出所受宣命谓之曰:“于朝廷例,当有泽及一子。汝长子长孙也,当受之。”公顿首谢曰:“国家以军职为重,守恕席大人之业,治其军有年矣,请以让诸弟之未命官者。”不听。公又帅其长子鉴苦言之。忠宣公感其诚,至犹未许也。公又与鉴拜而言曰:“第五弟守思贤而未仕,请让之。”公曰:“朝廷之法不可违也,长子长孙不可让也,而子孙之志如是。他人以争,吾家以让,后之人,其庶几乎?”于是,始则以前卫让其兄,次以右卫让其侄,今以荫叙让其弟。亲戚乡里,至于交友部曲,以公为能三让者焉。

  公之帅前卫也,授怀远大将军,拜前卫亲军都指挥使,以恩进定远大将军始至卫将佐皆忠宣旧人。昔从征南耆宿犹有在官者,见公之来,如子弟之得父兄。欢抃亲爱不约而同,所以事之者,不异忠宣也。

  英宗即位(1321),择旧臣将帅备宿卫,枢臣以公为荐囊加歹者,自其祖纽邻,以兵定四川而守之,世镇其土。至是命为四川云南平章熟边徼擅征发将,肆意于西陲,以为大小彻里之地。地多产金,将以夺盐井、绝贡赋为之罪而讨之。事闻朝廷,上遣左阿速卫指挥使那海禅与公往察之。是时宗室王禅镇西南夷,专制一方,囊加歹与之合从,不意朝廷之以公使也。公至,察其情,乃语之曰:“远人反复不常,视边帅处事善否以为叛服。今小有不安,御失其道者之罪也。且无反状何得擅谋兴兵乎?”囊加歹曰:“我与使者及省臣议定,启太子起兵。今公不从,不畏省臣,独不畏太子邪?”太子谓王禅也。公曰:“吾以天子之命察军行可否?吾知兵,不可出则还奏其状耳,何所畏邪?昔刘琛首祸征八百媳妇之国,兵歼财匮,为朝廷忧。事败,竟伏诛阙下,尔不知邪?”驰归奏军不可出状,议寝(16)。刘琛之诛,实忠宣公为中丞时所劾也。

  泰定四年(1327),朝廷用都水丞朱某言,以为通州河西务会通河不便,请别开河。工部侍郎胡彝领之,发掘坟墓、坏田畴、毁庐舍,而实无所利,工督卫士治其役,工程急迫,水潦将至,昼夜不得宁。公谓胡君曰:“地高水势,决不可行。徒害军民无益也。”方言于朝廷,会朱某死,乃罢。会通未尝不可行也。

  天历(1328)军兴,公言于天子曰:“臣世将,今兵及畿甸(17),请帅所部当之。”上曰:“其霸都鲁也,汉人世臣行用卿矣!”霸都鲁者,谓忠勇士也。公再世得此名于朝,至公复受之,人以为宜然。自前卫将换嘉议大夫擢枢密院判官,公子鉴病,以其长孙入见,遂以所佩三珠虎符授世臣,袭前卫帅。别命典瑞出金三珠虎符佩公,使出师。盖忠宣时,世祖尝以大金符赐之,故自行中书左右丞、御史中丞皆佩此符,非常制也。将薨,始奏上,之至是复有此赐云。也先乃者,文皇乳母之子也,与也速歹同为知枢密院。帅师西征以公佐之,至保定,也先乃敕张蔡国公,子弟尽杀之,既而欲娶其女。公谓之曰:“张氏世将,有功于朝廷。既歼其家,事无及已,欲娶其女,虽得旨,岂真无子婿之礼乎?”也先乃谢而从之,遂以成礼。师至真定彰德,也先乃每缚守令官吏耆老,大家以手剑之,遂屠其城。公必劝止,解其缚,逐去之,遂以无事。谓其从者曰:“凡随吾行者,有一人暴害于人,必斩以徇。”军行肃然,也速歹雅敬公,以军事委之。故公说多行,而所过往往全活,而也先乃遂以强横伏诛矣!师至武安,得西来将朵罗歹及汪某,责以不受命而擅兴兵,执之以付法吏。凯还行院,罢公家居,有新拜(御史)御史者以币帛饩牵至公门,构拜以谢。公不知所谓,亦不知其何人。乃自言曰:“某磁州知州也,几死于也先乃手刃,公解之乃生。是以谢也。”公军往来时,镇定相磁之父老皆持牛酒迎马首,谢公更生。公却所献,而厚慰抚之,无不大悦。

  时燕帖木用事,以功高自居,无敢不出其门。公自西还,不往见。久之,始拜公中奉大夫、云南诸道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以疾辞。明年,论功行赏,赐黄金带白金百两织金文币若干疋绢如之,拜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河南兵余疮痍未复,公之至,兴利除害、百废具举,几年,民少康矣!

  以母赵国太夫人年八十请归养,自省宪郡县至于父老前后留之者,贵贱千百人,以诚意告之,不能止也。又拜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不赴。奉太夫人于京师邸第,凡所以敬养者,备极其至。岁时,率子孙昆弟奉觞为寿。人间之乐无有过也。居数年,太夫人薨。执丧如礼,居庐未尝出户。限终丧,犹罕出。谓子孙曰:“吾家荷 国家厚恩,世有显爵。昆弟子孙多侍禁近,参错台省。幸皆守家法、厉臣节,不辱其先。京师往来足以为乐,吾可以遂休矣!”

  至正三年(1343)秋,上恩旧臣,特起公为通奉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公无意于出矣。时丞相脱脱公以上旨召公至中书赐宴,有紫织金纹之赐、中统钞五千贯,谕以用老臣之意而强起之。公以家世之旧,不敢如常入固辞。会陇西郡夫人于氏殁。夫人,故御史中丞士谦张公之女,妇道母仪得大家体,既殡,公待其卒,哭而行。以一子从,门庭肃然。昔忠宣公尝为左辖于此,今五十年矣!门生故老犹有存者,叹公之有父风,或至感泣。省臣聚堂而食过丰腆,公悉裁之,储以待用。抚州旧有三陆先生祠,郡教授相因以为私舍,公始复其祠像、土田,而选儒士领其祠,钞法焚,其弊不敢用者焚,不以时,前后主吏甚苦。公亲莅其事,列都无所扰。豫章城火凡千余家,死者给钞以葬,生者给粟以食,不待请于朝而行之。六月,大旱,公自以为功朝服祷于城北之秋屏阁,大雨三日。旧例,舶商自岛夷至南海,必择廉能吏阅其货,征其什一,以助国用。每以重臣临之。是岁,朝命以公行,公方病,同官为文书委之,不得辞。犯暑毒而行,馆传具食仅足而已,郡县具馔留欵,悉不受。至广州,无敢通谒于门者。每旦必视察其事,凡昔时隐欺侵漏之弊,无敢复作。谕某人曰:“交易征商,非相臣事也,因以慰谕远人,宣德意察情伪而已。舶商以万死一生,致海货(18)充中国之用,法令至严,急之,则人情不堪;缓之,则欺伪交作。”旦起视事,终日而罢。攘窃驵侩(19),一无所施。常时以岁月留者,不踰月而集事泊然。北还,从者无一啜之饮以烦官府民不悦服,刻碑以颂德焉。还镇,未两月,两疾作,疾未数十日,医药弗效,遂以弗救。官府相与哭于庭,亲戚故旧哭于寝。以为善人之不寿,斯民之无福也。敛之日,箧无余衣,囊无余财,仅同贫士,诸司属致赙赠,其子哭曰:“我先人有遗教矣:生无所取于人,殁不得受属吏之馈。”悉却不受。然贫不能归,惟受同官幕府之所赙,以给事而已。

  呜呼!公平生慷慨论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古之遗直(20)也。贵臣世家服食之用,不踰于常人,苟非义,一毫无所取。待昆弟友让而无间言,教子孙以恭俭克世其家,待故旧僚佐部曲情笃而义,至驭吏一见洞识其情,简牍至前,剖决如流,于职事有所当为,奋不顾身,必合于义而后止。虽四拜辅相位不充其德,年未七十方以老成见用,异数至于此,岂非天乎?子鉴,卒。孙,世臣,前卫指挥使,又早卒。曾孙某,待年袭其爵焉。次子某,自宿卫除某路总管府判官。次三曰某,自宿卫为中书省照磨。皆以母丧家居。次四曰某,奉公丧以归葬者也。女适某官姚某。诸孙几人,孙女几人,曾孙几人,公归葬于藁城先茔之次,某年某月某日也。

  铭曰:

 惟镇藁城,有董世家,四世三公,为国光华。

 文武忠孝,恭俭礼让,大宗小宗,出将入相。

 有德有勋,有猷有为,国有信史,墓有丰碑。

 载德之述,如林之植,至子道公,历年累百。

 惟忠宣公,早从戎行,实佐武公,讫于宋亡。

 遂以其军,翊卫天子,谁其继之,有子是嗣。

 三让就位,既安既舒,羣从孔怀,家法不渝。

 世将老成,出入是使,国步方艰,宥密将旨。

 西征之还,畿辅克戡,始以相臣,云南是参。

 易节于汴,伤残慰抚,尽瘁告还,家有寿母。

 既归既安,怡愉盘桓,起之南牧,旅力告殚。

 思旧股肱,在今圣明,起之义闲,使任藩屏。

 曰是江右,卿父昔治,往宣于怀,以拯惸黎(21)。

 公拜稽首,恐不堪事,丞相宴饯,金币加赐。

 白发苍颜,一子自随,执德昌言,无所诡私。

 上信下顺,表里交正,舶商南来,何所辱命。

 乃烦棨戟,至于海隅,远人则欢,老身已愈。

 既敛既夕,阗其虚壁,江波摇摇,归柩茔域。

 即远事严,叙其生平,述德之详,则有桓楹。

【注释】(1)任使--差遣,委用。亦指差事,使命。 (2)台省--三公和御史台合称为“台省”。此指重要职务。 (3)集--虞集,元代学者。《元史》有《虞集传》。 (4)忍--能也、能耐曰忍,坚心应事之称。如《国语·晋语六》:“过由大,而怨由细,故以惠诛怨,以忍去过。”  (5)髫齓(tiáo chèn)--亦作“髫龀”,谓幼年。 (6)俎豆 (zǔdòu)--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亦指奉祀。  (7)戎衣--军服,战衣。《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 (8)腹心--肚腹与心脏,皆人体重要器官。比喻贤智策谋之臣,指亲信。《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9)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 (10)异数--特殊的礼遇。 (11)眷遇--亦作“睠遇”。殊遇;优待。《北史·房彦谦传》:“忝蒙眷遇,輒写微诚,野人愚瞽,不知忌讳。” (12)直沽--古地名。金、元时称潞(今北运河)、卫(今南运河)二河会合处为直沽。在今天津市内狮子林桥西端旧三汊口一带,为天津聚落最早兴起之地。元延祐三年(1316年)置海津镇,明永乐二年(1404年)筑天津城,为南北漕运和海运的咽喉。元时由于直沽聚落的发展,专称旧三汊口一带为小直沽,称其东南海口附近一带(今天津市东南海河北岸)为大直沽。 (13) 斥卤 (chì lǔ )--盐碱地。窳 [yǔ,即窫窳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吃人怪兽。 (14)螡蠚 --螡,同‘蚊’。蠚(zhē),蜂、蝎子等毒虫。 (15) 草莱--犹草莽。杂生的草。 (16)议寝--停止,平息。其议遂寝。 (17) 畿甸--指京城地区。 (18) 海货--海洋中出产的货物或谓来自海外的货物。唐...《馀姚陈寺丞》诗:“海货通闾市,渔歌入县楼。” (19)攘窃 (rǎng qiè) 盗窃;抢夺。驵侩(zǎng kuài )亦作"驵会"。亦作"驵阓"。亦作"?"。亦作"驵狯"。泛指经纪人、市侩。 (20) 遗直--指直道而行、有古人遗风的人。《左传·昭公十四年》:“ 叔向 ,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 叔鱼 之恶,不为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 (21)惸 qióng 同“茕”。

 

 

 
 
  董氏世将也而昌有以哉孝友於家忠于国仁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