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御史中丞赠推诚佐治济美功臣荣禄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冀国公谥忠肃董公(守简)神道碑

   

  

  至正(1)八年(1348)春二月,制赠故御史中丞董公守简,推诚(2)佐治济美功臣、荣禄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3)、柱国(4),追封冀国公,谥忠肃。中书宰臣既奉制,付(5)外施行。夏四月丙子,复奏请并赐以神道之碑。上可其奏,敕翰林直学士臣溍(6)为之铭。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左丞臣守诚、礼部尚书臣期顾书篆以赐焉,臣溍顿首受命而退。公兄子太常礼仪院(7)判官钥(8),以其孤铠(9)祥事(10)未毕,代为奉集贤侍讲学士(11)苏天爵(12)所述行状(13)授溍曰,请以备采择。臣溍谨按:

  董氏世居真定之藁城,公讳守简,字子敬。曾祖讳俊,龙虎卫上将军,右副元帅,知中山府事,赠推忠翊运効节功臣,太傅(14)开府仪同三司(15),上柱国(16),追封赵国公,謚忠烈。祖讳文忠,资德大夫,典瑞卿,佥书枢密院事(17),赠体仁保德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赵国公,謚正献。考讳士珍,资政大夫,御史中丞(18),赠纯诚肃政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赵国公,謚清献。三世并有传在国史。曾祖妣李氏,祖妣顾氏,妣柴氏,俱从封赵国夫人。

  公年甫(19)弱冠,入备宿卫(20),克(21)遵祖父之训,番直(22)不踰晷刻(23),步武(24)必中尺度。仁宗皇帝察其忠谨,特命为集贤侍读学士(25)。公辞曰:“臣幸以家世之旧,给事内廷(26),臣之学行犹不及臣兄守中。况国家肇置集贤,资其德义以辅翼圣明,臣实不足当其选。”上曰:“朕素知卿家法崇谦让,今为卿成之。”公兄方官于典瑞,乃特迁之集贤,而授公朝列大夫,佥典瑞院事(27),以代其兄。官长有善谑者,见公举止端重,数为俚语以诮之。上曰:“董佥院儒者,勿嫚侮也。”上尝赐公以真德秀(28)所著《大学衍义》。承平多暇,近侍间进以酒,公因引《衍义》之说以谏,上嘉纳焉。英宗皇帝嗣位,禁卫周密,非元勋贵戚不得入见,独公出入无间(29)。一日上问:“卿平居(30)何好、何习,亦善射乎?”对曰:“臣闻诸父师曰,为臣当尽忠,为子当尽孝,窃好其意,患未之能习弓矢之事。虽尝习之,非所好也。”上悦,有名驰良马、锦币带之赐。公奉诏祷祠秦蜀山川而还,上问来何迟?对曰:“道经陕西,见民多饥死,移文行省开仓廪以赈之,故来也后。然不能无专檀之罪。”上曰:“卿朕之汲黯(31)也!”亟加赏赉,眷遇弥渥。

  丐(32)外迁嘉议大夫,淮安路总管。为治务以平易近民,而民自不能欺。土豪或挟其党与恣为暴横,公痛绳以法,民乃获安。岁大旱,条列荒政,便宜驿闻,未及俟报,首以禄廪(33),倡僚属及富家捐钱出粟。土著之人,则给以钱,使不失其业。旁郡流移而至者,则为粥以食之。虑众之所聚,易生疫疠(34),则处以闲旷高爽之地,死则收瘗(35)焉。既而朝廷讲救荒之政下,令募民入粟补官,公益得尽其心,而不忧于用之不继。职田(36)皆弃弗取。曰:吾为天子牧民,宁忍坐视其饥而独饱乎?邗沟(37)水涸,运道弗通,发官帑僦工(38)疏浚之。因使贫民得食其力,公私咸以为便。既而水旱相仍,有祷辄应,民以免于捐瘠(39)。未几,徙汴梁总管,郡人挽留不得行,单骑由他道而去。

    汴梁为大河以南一都会,事至丛剧(40),公操约驭详,廷无留讼。齐人官于汴而不返者,有弟利其家资,迫寡嫂破冢出其柩,归葬于乡,嫂弗欲而莫能止也,则匿其夫遗骨之一体,弟诉之,弟下嫂于狱。邻有豪家觊(41)以贱价得其田宅,乃共贿狱卒,杀其嫂而以病死闻。公探得其情,事乃白,弟及豪家狱卒皆论死。宛丘(42)有恶少,为宗族闾里害,其同党乘众怒杀之,而诱其妻以外,事觉,有司逮恶少族人当以杀人之罪。公阅其牍,诘吏曰:恶少既死,其妻安在?吏不能对,乃捕其党及所诱妻至,则一讯具服,遂释其族人。汴人(43)以为神明。分治两郡,所至必大兴学校以化民,不徒善综理庶务(44)。而已,擢海北海南廉访使(45)。广西徭人,窃发不时(46),官军莫能制。徒侵暴居人,湖湘间尤困于飞刍挽粟(47),民无宁岁。公劾罢其总兵官,行省左丞诸军肃然用命,其地悉平。迁江淮财赋都总管,或疑公有不屑为。公恪共其职(48),无少惮人,乃知公未易浅窥也。

  擢江东廉访使,以疾告归。居无何,召为大都路都总管,兼大兴尹,辞不赴。特遣中使赐以上樽,强起之。既入见,上面谕曰:“朕深知卿淮安汴梁之政,京师虽浩穰(49),以卿之才,为之无难也。”辇毂(50)之下,豪右(51)多挟势以挠法,有犯法者,公一无所贷(52),威声大振,闻者无不震讋(53)。期月而政成,除枢密院判官,擢山东廉访使,未行,拜中奉大夫,陕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以疾辞。擢浙西廉访使,召除侍御史,拜资善大夫。湖广行中书省左丞。俄,改拜江南行御史台御史中丞。先是创建龙翔集庆寺,杂取土田器物之籍于官者以给之,故平章政事张蔡公别业(54)以隶焉,被旨(55)复以归于张氏。有司犹豫观望,弗即奉行。公既至,立命归之。召还拜御史中丞。用人但取其忠实,恶以讦为直(56),以察为明,不动声色而保完正气,其识量远矣。居数月,拜中书左丞。公力辞曰:“臣以非才,忝(57)备官使,受任以来,夙夜战兢,恒恐隳(58)祖父之遗业,而负国家之至恩。况中书出治之本,丞辖列于执政,何敢贪冒宠荣而不自揆(59)乎。”上曰:“此联志素定,卿其勉,思报効可也。”公既视事,以畿甸(60)之民阻饥(61),白于丞相,出京仓粟二十万石,下其直以济之;虑四方之远,耳目有所不及,则遣官分道抚问而存恤之。时宰执(62)惟公为汉人,书御灾之策,至忘寝食,形容为之枯槁。新进士当授官,而铨曹言恐碍入粟补官者。公曰:“朝廷下诏求贤,将以为公卿大夫之储,苟急于彼而缓于此,人将以献策不如献粟为口实,而贻笑于天下后世矣。”众无以对,乃授进士官如故。事有司患盗,欲重其法,公曰:“民贫,故为盗,不求所以使之不为盗,而淫刑以逞,岂善政乎?”或谓,顷岁(63)汴人搆乱(64),首恶固已伏诛,而连坐者狱犹未竟,此盗所以滋也。公曰:“罪人已得州县奉行文书,容有不能辨其真伪者,非可尽以首从论,且事在赦前,岂可使国家失信于人,而无以安反侧乎。”当坐者百余人,皆释不问。以左丞知经筵事(65),仍总裁辽、金、元三史。及三史成,公自中书奏上之。未几,复拜御史中丞,进阶荣禄大夫。公援旧比,固辞。上再三勉谕,乃拜受。

  至正六年夏四月,大驾时巡上京,公扈从至幄殿(66),上解御服以赐,命居大都留台(67)。五月庚子,以疾薨于位,享年五十有五。临终告其子铠曰:我在中书时,皇上赐以先清献公神道之碑,而久未及刻,我死,汝亟为之。言讫而逝。讣闻,上为之震悼。赙以钞二万五千缗,仍令有司护视其归葬,遂以六月癸酉,葬藁城九门之东高里先茔。

  公资禀(68)沈毅,履行淳笃,生将相家,而未始豢于贵骄。清献公家法素严,公居侍旁,循循雅饬,早涉书传,不烦师授而大意已了。然心目之间,盖其所养与草茅(69)凡下,固自不侔(70)也。忠烈(71)家庭之训曰:“吾少遭多难,长遇明时,树立勋名,皆朝廷圣德神功之所及。今老矣,无能为也,汝等当思廉慎不欺,以报国家。或以贪墨败官(72),则非吾子孙,死亦不得从葬先兆(73),宜谨识之。”公佩服,不敢忘。故居官以清白著闻,家无留赀,仅蓄书数万卷。俸禄不侈于自奉,惟丧祭则致其丰,待宗族群从以恩,吉凶皆有所给。教子必延名师,里中孤寒之子,亦使就学。接公卿士庶,咸有礼度,故殁之日,无贵贱少长,莫不痛惜焉。公娶乌氏,国朝名士冲之女,于经史无不通,动必协于阃范(74),累封赵国夫人。子男二人,长钺,内供奉,见谓能称其家,不幸前卒。次即铠,好学而有立,当用廕补官,未命。女二,长适秘书监丞郑鄈;次适崇福司丞张某。

  若稽古(75)昔帝王之兴,必有豪杰起而应之,率资其力以成大业。至于第功行赏,剖符受封,传子及孙,保其世禄,重侯累将(76),未为乏人。若夫,异材间出,继世象贤,秉忠怀诚,以承休德,书于史策,号曰名臣,求之近世,如董氏一门者,未见其比也。当金之末造(77),忠烈公灼知天命,拥众来归,与金人战死濉(78)水上,而金亦寻灭。其后,正献公与其伯兄忠献公文炳、仲兄忠穆公文用,俱以勋臣子从征云南,又从伐宋,济江(79)而还。暨再出师,忠献遂与丞相淮王巴延同取宋,而定天下于一。际时承平,忠穆既以耆德元老,总台纲掌帝制。正献复以上所亲信,入尚符宝,由郎而卿,逾二十年,子孙世嗣其职。而公在典瑞历两朝,不迁他官,御史中丞位望(80)尤为尊重。自忠穆至公,父子兄弟居是官者六人,可不谓昭代(81)衣冠盛事(82)乎。江汉之诗(83)曰:“无曰予小子,召公(84)是似。肇敏戎公(85),用锡尔祉。”公正色立朝,始终一节,增光前烈,形于赞书天子之命公与宣王之命召虎(86),殆无以异,公虽死犹生也。臣溍鈆椠(87)末学,固不敢窃自附于大雅之诗人,钦承诏旨序次本末,抑亦庶几(88)无愧辞者矣。铭曰:

  世其家者,虽古或希。顕允董氏,有之似之。天造方新,圣作物睹。豪杰之兴,克归真主。笃生后贤,卒其伐功。皇灵所加,四方来同。河山带砺(89),勋在盟府(90)。正笏垂绅(91),以文易武。逮公父子,遗烈是承。翊扶熙运,保其盈成。公滋益恭,委蛇进退。陟降(92)左右,践扬中外。莬(93)符龙节,未究所施。乃预枢莞,乃佐宰司。乃长御史,整齐宪度。峻陟崇阶,丕昭异数(94)。一鉴之亡,衷动帝宸(95)。拊髀曰嘻,兹予世臣。锡之密章,下贲玄宅。申以颂词,树此贞石。

  【注释】:(1)至正--元惠宗、顺帝年号(12411367)。 (2)推诚--以诚意相待。《淮南子.主术》:“块然保真,抱德推诚,天下从之,如响之应声,景之像形。” (3)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中书省派驻地方的行政长官。一般设宰相一人,平章二人,为从一品。 (4)柱国--武官或勋官名。柱国大将军为一品勋官,地位低于“上柱国”一级。 (5)付--祭。通“祔”。 (6)溍--即黄溍,字晋卿,婺州义乌人。延祐二年进士。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国子博士。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柳贯并称“儒林四杰”。 (7)太常礼仪院--官署名,秩正二品。掌大礼乐,祭享宗庙社稷,封赠諡号等事。 (8)钥--即董守中长子名钥。 (9)孤铠--即董守简次子铠。因其兄早逝,而成为独子,故称“孤铠”。 (10)祥事--丧祭之事。祥为丧祭名:父母死后十三个月而后祭曰“小祥”;二十五个月而后祭曰“大祥”。 (11)侍讲学士--官名,元翰林院设置。掌为皇帝进读书史,讲解经义,备顾问应对。 (12)苏天爵--(1293-1352年)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元朝名臣,著名史学家,曾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 (13)行状--文体名称。记述死者生平行事的文章。 (14)太傅--官名,与太师、太保合称三公。 (15)开府仪同三司--开府:官署名。三公(亦称三司)的官署和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设开府。开府仪同三司:官名或官阶名,为正一品。仪同三司为次一级。 (16)上柱国--官名,武官级别中的最高级。柱国次之。 (17)佥枢密院事--枢密院佐官。 (18)御史中丞--官名,御史台官署的长官。 (19)甫--开始,刚才。 (20)宿卫--在宫中值宿,担任警卫。 (21)克--能。 (22)番直--轮班当值。 (23)晷(gui)刻--犹言时刻。 (24)步武--古以六次为步,半步为武。又步为举步,武为足迹。这里指行走的步幅和姿态。 (25)集贤侍书学士--即集贤院侍读学士。从二品,地位在大学士、学士之下。 (26)给事内廷--在宫禁以内供职。 (27)佥典瑞院事--典瑞院佐官,从三品。 (28)真德秀--字希元,又字景希,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之后正宗的理学传人。以儒、道、释合一为理学思想。《大学衍义》43卷为其理学著作。 (29)无间--无障碍,不按一定时间。 (30)平居--平时,素常。 (31)汲黯(ji an)--字长孺,汉濮阳人,武帝时召为九卿,敢于面折廷诤。 (32)丐--给予。 (33)首以禄廪--带头以自己的俸禄买粮食(救济灾民)。廪,粮食。 (34)疫疠--瘟疫。 (35)收瘗(yi)--装殓埋葬。 (36)职田--古代官吏的禄米田,按官品登记分给。 (37)邗(han)沟--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的江淮之间的古运河。又称邗江等。 (38)官帑(tang)僦(jiu)工--犹言用官府的钱雇工。僦,雇工。 (39)捐瘠--饥饿而死。 (40)丛剧--事情复杂且难处理。 (41)觊(ji)--希冀,希图。 (42)宛丘--河南淮阳地名。 (43)汴人--即河南人。开封称汴梁,故河南省又称汴省。 (44)庶务--国家的各种事务。 (45)廉访使--肃政廉访司的官员,考课本道官吏。 (46)窃发不时--盗窃时有发生。 (47)飞刍挽粟--用车船疾运粮草。 (48)恪共其职--认真履行职责。 (49)浩穰--浩,大也;穰,盛也。 (50)辇毂--天子的车舆。此谓天子脚下。 (51)豪右--豪强大族。 (52)无所贷--一个也不宽免。贷,宽免。 (53)震詟(zhe)--震动恐惧。詟,恐惧。 (54)别业--即别墅。《文选.石季伦(崇).思归引序》:“晚节更乐放逸,笃好林薮,遂肥遁于河阳别业。” (55)被旨--根据皇帝的旨意。 (56)恶以讦(jie)为直--语出《论语.阳货》:“恶不逊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谓厌恶把揭发别人阴私视为正直的人。讦,发人阴私。 (57)忝(tian)--有愧于。 (58)隳(hui)--败坏。 (59)揆(kui)--测度,度量。 (60)畿甸--古制王畿千里,千里之内曰甸服,去王城五百里。后泛指京城地区。 (61)阻饥--艰难。《书.尧典》:“黎民阻饥。”《传》:“阻,难。” (62)宰执--宰相和参知政事、左右丞等执政官员,合称宰执。 (63)顷岁--近年。顷,近来,刚才。 (64)搆(gou)乱--结合一起作乱。搆,交搆,结合。 (65)知经筵事--为帝王讲说经史的职官,元以奎章阁学士院兼任。经筵,古代帝王为研读经史而设的御前讲席。 (66)幄殿--张帷幕而成的临时宫殿。 (67)留台--留在京城。 (68)资禀--天资和禀赋。 (69)草茅--喻在野未仕之人。 (70)侔(móu)--齐等也。 (71)忠烈--指忠烈公董俊。 (72)贪墨败官--贪墨,贪财好贿。《左传.昭十四年》:“贪以败官为墨。” (73)先兆--先人的墓地,祖茔。兆,指兆城,墓地。 (74)阃范--谓妇女的品德规范。 (75)稽古--帝王诏谕的套语。 (76)重(chong)侯累将--谓一门有好几位侯爵,几世连续出将军。 (77)末造--犹末世。指朝代末期。 (78)濉--水名,在安徽省北部,流入洪泽湖。 (79)济江--渡江。 (80)位望--地位和声望。 (81)昭代--清明的时代。旧时多用于称颂本朝。 (82)衣冠盛事--指仕宦之家一门之内荣华富贵之事。 (83)江汉之诗--指《诗.大雅.江汉》。 (84)召公--周代燕国的始祖,曾佐武王灭商,被封于燕,与周公旦分陕而治。 (85)肇敏戎公--快快谋划你的大功。  (86)宣王之命召虎--宣王,即周宣王。《诗.大雅.江汉》诗云:“江汉之浒,王命召虎,或辟四方,彻我疆土。”召虎,即召穆公。召公奭的后代,名虎。周厉王暴虐,国人围攻王宫,他把太子靖藏匿在家,以其子替死。后太子靖即位(即周宣王),淮夷不服,宣王命召虎沿江淮出征。 (87)鈆〔铅〕椠(qian)--铅,铅粉笔。椠,书版。铅椠,指著作或校勘。 (88)庶几--也许,可以。表示希望和推测之词。 (89)河山带砺--比喻国基坚固,国祚长久。 (90)盟府--古时掌管盟约的官府。 (91)正笏垂绅--形容臣下对皇帝恭敬肃立的样子。 (92)陟(zhi)降--称天及祖宗之默佑为陟降,言往乎于天人之间。 (93)莬(wen)--新生的草。 (94)异数--特殊的礼遇。 (95)宸(chen)--帝王的住处。

 

 

 
 
  董氏世将也而昌有以哉孝友於家忠于国仁於民